李密的自立计划,并不是想离开瓦岗拉一队人马单干。
他没那么笨。
天下大乱已经好些年了,四方的割据群雄早已纷纷走向做大做强的阶段,这种时候,手中没有一兵一卒的人要想从零开始,无异於自寻死路,就算不被官兵剿灭,冲早也会被群雄吞并,连成长壮大、割地称王的机会都没有,遑论逐鹿中原、问鼎天下?!
况且,眼下这座兵强马壮的瓦岗寨就是一笔现成的博弈资本,李密又何苦另起炉灶呢?
所以,李密的自立计划并不是要另立山头,而是如何把胸无大志的翟让取而代之,然后堂而皇之地坐上瓦岗寨的头一把交椅!
要做到这点似乎很难,但绝非不可能。要论跃马横刀、上阵杀敌的本事,李密或许不敢跟人叫板,可要论心机和谋略,李密自信整座瓦岗绝无出其右者。
李密自立计划的第一步是——制造舆论、收揽人心。
为此,他锁定了一个人:贾雄。此人是翟让的军师,精通阴阳术数,翟让一向对他言听计从。只要搞定这个人,就等於控制了翟让的大脑。
随后的日子,李密千方百计结交贾雄,很快与他成了好友。所以,当翟让向贾雄询问,是否应该听从李密的建议出去打天下时,贾雄立刻眯起眼睛,摇头晃脑地掐了半天指头,然后两眼放光说:“此计吉不可言,吉不可言哪!”翟让一听,顿时有些兴奋。
可贾雄接下来的话,却无异於给了他当头一棒:“不过……您如果自己称王,恐怕不太吉利,要是拥立李密这个人,定当无往不利。”翟让颇为郁闷:“照你这么说,蒲山公大可自立,又何必来追随我?”“您有所不知啊!”贾雄说,“他之所以来追随将军,是因为您姓翟。翟者,泽之义也,蒲草非泽不能生长,所以他需要您。当然,将军也同样需要他。”贾雄的话对翟让来讲就是天意。后来的日子,尽管心里不大舒服,可翟让还是不得不对李密刮目相看。
差不多在这个时候,一个名叫李玄英的洛阳人也来到了瓦岗。此人据说走遍了四方群雄的山寨,为寻访李密的下落历尽了无数艰辛,现在终於找到了,眼中顿时闪动着激动的泪花。
瓦岗的老少爷们好奇地问他:为什么满世界找李密呢?
李玄英答:因为这个人将取得隋朝天下。
人们又问:凭什么这么说?
李玄英答:就凭那首传遍天下的政治歌谣《桃李章》。
人们又问:《桃李章》跟李密有什么关系?
李玄英一笑,然后对歌谣作了一番极具说服力的诠释。他说:“歌中唱到:‘桃李子,皇后绕扬州,宛转花园里,莫浪语,谁道许。’这里的‘桃李子’,指的就是姓李的逃亡人;‘皇后绕扬州’,就是指天子逃到了扬州;‘宛转花园里’,是说天子归来无日,最终会转死沟壑;‘莫浪语,谁道许’就是一个‘密’字;合起来解释,就是李密将取隋朝天下的意思。”“哦……原来如此!”人们恍然大悟。后来,瓦岗的老少爷们看见李密,总会不由自主地仰视,目光中充满了敬畏之情。
不久,又有一个叫房彦藻的人领着几百号弟兄前来投奔李密。据说,此人本是宋城县尉,当初曾和李密一起追随杨玄感起兵。杨玄感败亡后,房彦藻就像个没娘的孩子,一直在苦苦寻觅李密的下落,如今总算找到了,自然是跟李玄英一样热泪盈眶。
瓦岗的老少爷们大为感叹:李密正是众望所归啊!
就这样,经过一番处心积虑的炒作,李密的人气指数迅速飙升,俨然成了瓦岗寨的明星人物。
第一步取得成功后,李密开始实施第二步计划——建立战功、树立威望。
他再次向翟让提出了开拓根据地的建议:“如今四海沸腾、不得耕耘,公士众虽多,却没有足够的军粮储备,只靠间歇性的劫掠,供应必定时常中断。一旦大敌来临,旷日持久之下,士众必然溃散。不如先取荥阳,而后养精蓄锐,待士马肥壮,方能与人争锋。”这一次,翟让毫不冲疑地采纳了李密的建议,立刻发兵攻克了金堤关(今河南荥阳市北黄河关隘),随后又攻陷了荥阳郡下辖的大多数县城。
其时的荥阳太守、郇王杨庆无力抵挡瓦岗军的锋芒,赶紧向朝廷告急。杨广随即调任勇将张须陀为荥阳通守,命他对付瓦岗军。
大业十二年十月,张须陀率部进入战场,开始对瓦岗军发起攻击。这几年,翟让多次败於张须陀之手,听说他来了,大为惊恐,马上想要跑路。李密阻止他说:“张须陀有勇无谋,且军队在战场上又多次获胜,如今已成骄兵。我认为一战便可将其生擒,将军只管严阵以待,李密保证能为将军破敌!”翟让不得已,只好命士兵列阵,准备迎战。李密另派一千人悄悄埋伏在了大海寺北(今荥阳市北)的树林中。
张须陀一向瞧不起翟让,所以一进入战场马上命军队结成方阵发起进攻,翟让果然不支,向后退却。张须陀乘胜追击,一口气向北追了十余里,正好撞进了李密张好的口袋。李密命伏兵突然发动袭击,张须陀猝不及防,军队阵形大乱。李密遂与翟让、徐世积、王伯当等部联合反攻,将官军团团包围。张须陀奋力杀出重围,可回头一看,左右将领却未能全部脱险,马上又转身杀了进去,拚死营救他的部将。如此连续往返数次,最后身中数创,筋疲力竭,被徐世积斩於马下。其副手鹰扬郎将贾务本也身负重伤,率残部五千人逃奔梁郡,随后不治身亡。
张须陀阵亡后,麾下将士为其哀号痛哭,数日不绝。河南各郡县官兵风闻张须陀大败,且主副二将全部阵亡,顿时士气尽丧。
这一战,瓦岗军大获全胜。
这是瓦岗军与张须陀交战数年、屡遭败绩之后取得的第一场胜利,而首功之人当然非李密莫属。为了表示对李密的感谢和尊重,翟让终於让李密建立了自己的番号和大营,所部号称“蒲山公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