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第五十二章 是崔公子在生气(1 / 2)

沧澜道 墨书白 6516 字 4个月前

躺在床上大概捋了一遍要做的事情, 洛婉清闭眼睡了过去。

洛婉清一觉睡得不错,天还没亮,她听见门外传来窸窣之声, 洛婉清赶紧起身,就见张逸然已经穿带好官服, 准备出门。

看见跑出来的洛婉清, 张逸然有些诧异,随后笑起来道“清清怎么起这么早”

“张大人是”

“早朝。”

张逸然指了指皇城方向, 温和道“家里没有马车, 我得去早些。”

那两颗金珠呢

洛婉清有些想问,但是她不想暴露之前身份, 怕张逸然给她轰出去,只能道“我送大人过去。”

张逸然一愣, 随后摇头“你是来我家做客,又不是丫鬟。你先睡吧, 好好休息。”

说着,张逸然便转身离开, 洛婉清无奈, 抬了抬手, 就让三个司使暗中跟上。

张逸然最好不要出事, 就算出事,那也得她和张逸然一起被绑,可不能让张逸然在她不在的时候被绑走了。

洛婉清叹了口气, 转头想回去睡回笼觉, 只是没走几步,就感觉似乎是下了雨。

她想了想,赶紧从门口拿了两把伞, 又小跑着出去。

张逸然尚未走远,洛婉清叫着他“张大人”

张逸然动作停住,看见洛婉清抱着伞小跑过来。

张逸然一愣,洛婉清到他面前,将伞递给他“大人,下雨了,带把伞吧。”

听到这话,张逸然反应过来,他不由得笑起来,从洛婉清手中接过伞,温和道“多谢姑娘。”

两人正说着话,周边有了窸窣人声,两人一起抬头,便见李归玉的马车停在王府,他正走出大门,似是察觉周边有人,抬眼看过来。

双方目光一对,李归玉神色微冷。

张逸然见到李归玉,抬手朝他行了个礼,随后转头看向洛婉清,温声道“姑娘先回去吧,我先走了。”

说着,张逸然便拿着伞离开。

洛婉清目送着张逸然走远,李归玉从门口提步,走到洛婉清身后,顺着洛婉清的目光看过去,平静道“柳司使怎么到这里来了”

“来上次救人报恩。”

洛婉清说着,不自觉摩挲上千机,转头看向李归玉,微微一笑“三殿下早。”

李归玉没说话,他身上带着气味浓重的香囊。

这让洛婉清有些疑惑,他过往并不喜欢这种气味浓重的东西,今日怎么佩上这个

但她也没表现出来,只耐着性子同李归玉交谈“殿下是去上早朝”

“你住在他家”

李归玉却是转头看了一眼张府。

洛婉清神色微冷,没有回声,想了想,洛婉清轻声道“殿下,想不想做个交易”

“什么交易”李归玉按上袖子,颇有耐心。

洛婉清看了看周遭,思索着道“监察司配合殿下,一起扳倒太子,殿下意下如何”

听着这话,李归玉凉凉一笑“这么大的事,轮得到柳司使来做主”

“我就透个消息,”洛婉清倒也不甚在意,只拉长了同李归玉说话的时间,笑道,“愿不愿意,是殿下的事。”

李归玉没出声,他瞧着洛婉清,目光下滑到她肩头伤口上,低声道“伤还疼吗”

洛婉清一愣,随后不由得有些疑惑“殿下既然下手,还在乎在下疼不疼”

李归玉沉默,片刻后,他低呢喃“我本以为不在乎的。”

说着,他抬起眼眸,看了她许久,突然问“明日还会在这里见到你吗”

洛婉清没想到李归玉会问这句,但想了想,她还是点头“若殿下愿意。”

李归玉温和一笑,那张书生气的面容上,带了几分过去在江南时的影子。

洛婉清心中一凛,他颔首,轻声道“那明日见。”

说着,李归玉转身,走了几步,他突然回头,平静道“柳惜娘。”

洛婉清抬眼,李归玉看着她,认真开口“住下无妨,若让他碰你一下,他必死。”

洛婉清明白他说的“他”是张逸然,她不由得冷了神色“殿下当我是谁”

“柳惜娘。”

李归玉头也不回,转身离开。

洛婉清目送着他离开,随后转身回了屋子。

等了片刻,星灵从暗处跃回屋子,低声道“柳司使,宫里的人一直在。”

洛婉清闻言,拨弄着灯花,应声“继续盯。”

现下宫里会派出来盯李归玉的人,大概率是皇后。

那方才她和李归玉交谈的场景,应当就落入皇后眼里,只要皇后有心,稍加打听,便会知道她是谁。

李归玉和一位监察司使如此亲密,皇后不会放心,等秦珏的案子被捅出来,皇后也该对张逸然下手了。

到时候,出于对她的好奇,只要有机会,她就会被皇后带走。

洛婉清吹灭灯花,睡了个回笼觉。

等洛婉清醒来时,已经天亮,她走到院子,就看见张母带着小厮在院子里晒被子。

见洛婉清醒过来,张母笑了笑,温和道“清清姑娘,你醒了”

“张夫人。”

洛婉清行礼,张母笑了笑,招呼着洛婉清道“叫我赵姨就好,来吃饭吧。”

说着,张母领着洛婉清坐到桌边,张母招呼着洛婉清吃早点,一面吃一面问着洛婉清家里的事,洛婉清按着她背过的生平和张母说了一遍,张母面露怜惜,随后感慨道“我们家逸然啊,也是早早没了父亲。怪不得会将你带回来,也是同病相怜。他本还有个姐姐”

张母说到这里,神色微顿,随后摇头“不说这些了。你平日喜欢做些什么赵姨陪你说说话,免得烦闷。”

她跟着张母说了会儿话,又帮着张母做了些事情,张母估计被张逸然叮嘱过,顾忌她身上有伤,早早让她回去休息。

她在屋里休息了一天,等到夜里,张逸然回来,跟着他的三个司使便回来报道,把张逸然去过的地方都说了一遍。

他每日的生活很简单,上朝,修河道,回家。

等说完后,其中一个圆脸司使道“那个,柳司使,这个是在宫门口遇见朱雀使,他让我们交给您的。”

说着,对方拿了一本册子给她,洛婉清低头,就看见上面写着律一个字。

“朱雀使说了,观澜公子让您把这本背熟。”

“这是什么”

洛婉清有些好奇,说话的司使笑起来“这是咱们监察司判案的规矩。每个司使都会独立办案,抓人审问最后定罪,然后交到玄武使和青龙使两位司使手中审批,最后由司主审批,确认无误,就可以定罪了。”

洛婉清听着,翻开了这本律,总算知道谢恒每日批不完的那些卷宗哪儿来的了。

“监察司为什么要搞这个”

洛婉清疑惑,只是她问完,就看见这本书上第一句,便是“律,法也。无律之天下,则无公正之天下。”

“自然是有个规矩。”

说话司使解释着“不然同样相似的案子,你想这么判,他想那么判,全靠人的想法,还有公平可言吗”

“说得是。”

洛婉清点头,拱手道“多谢解惑。”

“都是同僚。”

对方摆手,随后道“我们年长柳司使几岁,有事儿多问我们哥几个。”

洛婉清一一道谢过,对方也不便多留,便转身离开。

这三个司使是三兄弟,方顺、方直、方圆。

洛婉清把他们名字又记了一遍,随后便低下头,在烛火下翻看这本书。

这本书写得很系统,分别规定了刑罚、罪名、量刑标准,对每一条“律”进行了极为精密的疏议阐释。

洛婉清看着这书,不由得有些晃神,想起她之前在牢狱里的时光。

她在扬州时,便听人说,青天大老爷,是有一双慧眼的,他们能掌握人生死。

除了私盐等少数案件有一些明文要求,大多数案子的判决,都取决于那位判官的想法。

她从未见过如此细致规定的律法,不由得有些疑惑,这到底是监察司的法,还是大夏的法

她花了半夜的时间看完这本书,随后便早早睡下。

之后的时间,洛婉清便每日清晨早起,送张逸然上朝,随后同李归玉聊一会儿,然后回到张府。

李归玉每日很有耐心同她说话,他说话时,垂着眼眸,好似还是江南守在她身边的少年。

他好似很享受这样的时光,然而他越是如此,洛婉清越会清醒想起他做过的事情,恨不得将他千刀万剐。

一连在张家休息了五日,洛婉清感觉伤好了许多,每日听方圆护送张逸然时,同朱雀那儿打听回来的朝堂消息。

秦珏的案子已经被世家推出来,敲定两日后公审。

她只要再保张逸然两日,她的任务就算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