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 章(1 / 2)

吾兄万万岁 苏 芷 3261 字 4个月前

天色忽然就阴沉了下来,很快就下起了小雪。

这样离别的场面, 让苏皎月觉得有些难过。

“兄长会经常回来看看吗”心中隐隐有一些不太好的预感。毕竟现在的剧情, 已经和原文中的剧情有了很大的出入。

而苏谨琛进玉山书院这件事情, 也是她一手促成的。

“我会回来看你的。”苏谨琛站起来, 伸手揉了揉苏皎月的发顶,少女发丝柔软,摸在指尖有一种酥酥麻麻的感觉。

他站在那里, 看着坐在宽大轮椅中的娇小的女孩, 忽然上前一步, 弯下腰来,在她的额头上亲了一口。

那冰冷的唇触到她柔软的刘海,贴上她温热的额头。他是多么想往下移一点点, 吻过她的鼻尖, 最后停留在她的唇瓣上。

但他最后还是很快就站站了起来, 他毕竟还不能这样做, 这样做会吓坏了他的小童养媳。

苏谨琛背过身去,克制住胸腔里的激动,缓缓道“小丫头, 别光顾着看你的小人书,多练练字。”

苏皎月还没来得及从刚才的惊愕中清醒,在听见苏谨琛这般调侃的语气之后, 很快就释然了,她在苏谨琛眼里毕竟还是个小孩子,要不然他也不至于天天盼着她长大了

只是被未来的皇帝哥哥这样宠着, 还真是让苏皎月觉得有些受宠若惊

“我知道啦”苏皎月红着脸颊道“兄长你快走罢,外面马车都等着了。”

苏谨琛稍稍侧首,不敢让苏皎月看见他泛红的脸颊,只是侧着身子点点头道“好。”

门外雪花飞舞,苏皎月看见苏谨琛翻飞的白色衣袂,他大步跨了出去,很快就消失在了门口。

承恩侯府却是在苏谨琛离开之后,又重归了平静。

流光易逝,眨眼春去秋来,在这平静中,却依稀还透着暗涌的波涛。

经过徐氏的细心照料和丫鬟们的诊治,苏皎月的双腿已经微微有了知觉,而在这过程中,她也迎来了人生的里程碑事件。

因为受伤而身体受损的苏皎月,终于在中秋节的前几日来了癸水。

她现在双腿已经有了知觉,虽然还不足以支撑身体走动,但每次做针灸的时候,痛感已经越来越明显了。

徐氏从外面进来,便瞧见苏皎月坐在炕沿上,手里捧着昨日新做的一样针线活,正绣得专心致志。

比起练字,苏皎月现在还是更喜欢做针线,毕竟东西拿在手上就可以做起来,不用把墨迹沾得到处都是。

当然她也想做几个像样的荷包,把苏谨琛非要拿过去的那个丑的荷包换回来,要不然的话,被人瞧见了那么丑的荷包,丢得可是自己的人。

“派去书院的人回来回话了。”

徐氏看着越发出落的娇美俏丽、粉黛青蛾的苏皎月,心中说不出的欢喜。不是她吹嘘,凭她这些年瞧见过的那些被夸的天上有、地上无的姑娘,如今瞧来瞧去,苏皎月偏就是里面最出挑的了。

要不是她如今还双腿不便,只怕是提亲的媒人都要排成长队了。

苏皎月放下了手中的活计听徐氏说下去,见她微微蹙了蹙眉心,便也已经猜到了一两分,只开口道“怎么兄长连中秋也不回来过吗”

自从苏谨琛二月份走了之后,就再没回过承恩侯府了,五月份老太太过寿,徐氏派了人去请,只说他跟着几个同窗,一起去了南阳游学,后来倒是捎了一件寿礼回来,是老太太很喜欢的一个得道高僧所抄写的佛经孤本,可人却没见回来。

这一眨眼又到了八月份因是中秋节,徐氏自然又派了人去传话。

“书院那里的人说,他被宛平的张家请去了,说中秋节他们老太太做寿”张家是宛平大户,族中在京城当差的就有四五人,目下是除了云家之外,京城之内最有权势的世家之一了。

不过这些都是原文中一些没怎么被提及过的配角,苏皎月也记不大清了,但现在都已是实际的人事,自然就不能忽视了他们。

“既然兄长有应酬那就算了。”苏皎月倒是算不得很失望,毕竟苏谨琛将来总要离开承恩侯府的,现在这样冷着,也就当是个过度了,省得到时候苏政和徐氏都没有心理准备。

“那张家也是的,什么日子过寿不好,偏要定在八月十五,家家户户都要团圆的日子。”徐氏撇了撇嘴,心中却有些失落,只蹙眉道“你兄长也是,上回老太太过寿他就没回来,这次别人家过寿,他倒是走的勤快。”

“兄长现在是名人了嘛”玉山书院院试,承恩侯府的苏谨琛几次夺魁,这些事情都已经在京城传遍了。就连上次云诗秀过来瞧苏皎月,还说起了这事情。

云诗秀的亲事还没有定下,云老夫人说再等等,想在明年殿试的贡生中,看看能不能挑出一两个寒门士子来。

以云家的势力,已经用不着在云诗秀的婚事上攀附权贵了,云家本身就已经是权贵了。

不过云诗秀倒是跟她提起过那么一个人来着,好像就是这个张家的后生。